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發布了ISO/ASTM 52939:2023。 該標準名為“建筑增材制造——資格原則——結構和基礎設施要素”,旨在確保 3D 打印建筑行業的質量、安全和效率。
ISO 文件指出:“本文件的目的是概述必要的要求,作為建筑領域生產和交付高質量增材制造結構(住宅或基礎設施)的基礎。”ISO 是一個獨立的專家機構,負責制定定義技術規范和指南的標準,以確保產品、服務和系統的使用的一致性和質量控制。ISO 成立于 1947 年,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現已發布超過 24,500 項國際標準,涵蓋廣泛的技術和制造流程。
△3D打印建筑
建筑 3D 打印的新 ISO/ASTM 標準
ISO/ASTM 52939:2023 于 2023 年 12 月發布,由 ISO 增材制造技術委員會 ( ISO/TC 261 ) 和ASTM國際增材制造技術委員會 ( F42 )合作制定。ASTM 前身為美國測試與材料協會,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全球標準組織。ISO 和 ASTM 之間持續的合作伙伴關系旨在建立一套通用的增材制造標準。
這項新發布的標準規定了建筑增材制造的質量保證要求。根據 ISO 的規定,如果沒有必要的 ISO/ASTM 標準,增材制造的風險緩解、批準和認證就無法實現。這些最近發布的要求與材料無關,并且不適用于金屬。
該文件規定了 3D 打印施工工藝的標準、質量相關特征以及與增材制造施工操作相關的因素。在整個文件中,詳細說明了與增材制造工藝相關的重要步驟。這些步驟必須由當地認證工程師控制和監控,以確保高質量的 3D 打印結構。 ISO/ASTM 52939:2023 適用于住宅和商業應用的建筑、結構和基礎設施建筑元件中使用的所有增材制造技術。
然而,該文件不適用于與 3D 打印設施設置、材料處理、操作機器人或設備包裝和運輸相關的環境、健康和安全方面。更重要的是,新標準不涵蓋設計批準、材料特性、表征和測試。
△ASTM 國際標志
增材制造和建筑行業
根據最近發布的 ISO 文件,建筑行業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勞動力短缺、項目延誤、交貨時間延長、材料浪費和二氧化碳過度使用。此外,隨著全球住房危機的持續,以及基礎設施項目規模的擴大,全球建筑需求正在不斷上升。ISO 聲稱增材制造有潛力直接應對這些挑戰。
近年來,增材制造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取得了進展,3D 打印是傳統建筑方法的一種更耐用、可持續、更具成本效益且高效的替代方案。
2023年7月,CyBe Construction和南非住房和基礎設施基金(SAHIF) 宣布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解決南非嚴重的住房短缺問題。這兩個組織的目標是利用3D 打印技術在一個積壓 230 萬套經濟適用房的國家提供可持續的經濟適用房。
△CyBe 3D 打印建筑項目的渲染圖
2023年9月,建筑 3D 打印公司Mighty Buildings籌集了 5200 萬美元的資金,用于擴大3D 打印房屋的生產。此輪融資由沙特阿美公司支持的風險投資基金Wa'ed Ventures和美國風險投資公司BOLD Capital Partners領投。這些資金將用于加快新房的生產,以滿足美國國內不斷增長的需求。資金還將用于在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這兩個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建筑市場建立增材制造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