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用于制造醫療假體在過去幾年發展迅速。標準化的3D打印鈦合金髖臼杯已經通過醫療監管部門審批走向市場;在醫生和3D打印企業的合作之下定制化的鈦合金胸骨植入物被成功的植入了人體;3D打印可承重的聚合物脊椎骨植入物也順利商業化…… 3D打印應用在創傷修復方面的應用案例越來越多。
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3D打印在制造醫療假體方面的發展已經不僅僅局限在骨科、假耳等應用,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與傳統工藝相比,3D 打印機制造的眼部假體不僅生產時間短,而且新的假體看起來也非常逼真。本期,3D科學谷將結合Fraunhofer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在3D打印假眼方面的突破感受未來以來的3D打印技術制造醫療假體商業化趨勢。
Steve Verze 于 2021 年 11 月 25 日在倫敦 Moorfields 眼科醫院接受了全數字 3D 打印假眼,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患者。
© 圖片由 Mandeep Sagoo 教授提供,他是 Moorfields 眼科醫院的眼科顧問專家、Moorfields 眼科醫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眼科研究所 NIHR 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眼科教授
更快、更逼真
當出于健康原因必須通過手術摘除眼睛時,總是需要眼部假體,例如,由于重傷或危及生命的疾病,如眼癌。此類疾病影響了全球超過 800 萬人。幾十年來,眼窩的個體測量和假體的制造過程基本保持不變。隨后的手工制作、耗時的制造過程導致等待數月,這給患者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來源:3D科學谷 http://www.3dsciencevalley.com/?p=25134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