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匠”與玩泥巴的手藝人,貌似毫不沾邊,但在日前落幕的2021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智慧工匠”評選中,這兩個身份之間卻畫上了等號。

獲得“智慧工匠”總決賽評選二等獎的上海久煅實業有限公司黃鵬程,在頒獎儀式上介紹自己的創新成果。 本文圖片均由上海市經信委提供
“我是做紫砂的,剛剛看到大家有上天入地的,有架橋的,有造核反應堆的,但是我就是一個玩泥巴的……”頒獎儀式上,獲得“智慧工匠”總決賽評選二等獎的上海久煅實業有限公司黃鵬程,表達了自己的意外和驚喜。主辦這次評選的市經信系統工會副主任謝書清坦言,當初和評委們探討黃鵬程是否可以進入決賽時,大家也曾糾結過。不過,這位手藝匠人“玩泥巴也能玩出高科技”的互聯網自救故事,最終打動了眾評委。

疫情期間東西賣不出去,黃鵬程玩起直播帶貨進行“互聯網自救”。
“數字化改變了(紫砂壺)這個已經600多年的行業,比如說疫情期間東西賣不出去,那么直播帶貨;原來老的經典(壺形),我們拿到了一些大藏家手上的作品原件,對其進行3D掃描;燒壺的時候,連收縮比是百分之多少都幫你計算在當中,這個3D建模打印,等于是把紫砂壺進行了一個數字化存檔,加快了產品開發的速度,比過去一個人在那里做模,基本上就是馬車跟火車的速度區別。”在疫情期間進行“互聯網自救”的黃鵬程不僅組織團隊做起直播帶貨,還改良了紫砂壺的傳統生產流程,將一個新壺型的研制過程從傳統的1個月縮短到只需2-3天。
來源:澎湃網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388536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