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疾病認識的加深,針對個體的個性化治療需求也在增加。然而,大多數批量生產的醫療設備無法完全滿足患者復雜的需求,單一材料3D打印方法也存在設計限制,無法生產具有多種生物或機械功能的定制設備。
針對這一問題,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采用多材料噴墨3D打印(MM-IJ3DP)和遺傳算法(GA),通過設計每個體素中不同墨水的比例,使打印產品表現出所需的性能,例如模量、透明度等。團隊開發兩種可抑制聚合后生物膜的形成,同時具有非常不同的彈性模量的功能性墨水,結合MM-IJ3DP打印復合結構。
△ 3D打印和表征定制生物膜抑制裝置。a) 現有數據庫中四種單體獲得的兩種高度分化模量的生物膜抗性材料。b)MM-IJ3DP雙噴墨打印單元和紫外線燈。c) 偽隨機打印策略生成具有模數選擇的復合體素。d)物理性能的機械測試,化學成分的ToF-SIMS,和細菌生物膜抑制和細胞活力測定。e)不同成分試樣性能數據庫。f) GA有限元分析。g) 器件示例。
這項工作的靈感來自解決與設備/植入物相關的細菌感染和抗菌素耐藥性(AMR) 的需要。因此,它避免使用抗生素和其他促抗微生物耐藥性發展的藥劑,采用細菌生物膜抗性材料,這些材料在接觸時不會殺死細菌。
用于實驗的3D打印機是PiXDROL P50,它使用雙打印頭,每個打印頭有128個噴墨噴嘴。設備與常規噴射3D打印機一樣,使用紫外線選擇性沉積光聚合物。不同之處在于使用材料的復雜配方,不僅具有不同程度的柔韌性,同時還具有生物相容性。這使研究人員能夠個性化定制更加自然,具有強度和靈活性的3D模型。因為打印過程中,材料隨著不同體素進行混合,剛性和柔性區域整合在一起,沒有明顯分界。
△用于生物兼容醫療設備的多材料3D打印機
這種方法的一個附帶好處是安全,因為使用了“本質上具有抗細菌性”的材料,降低了患者在植入后服用抗菌藥物的需要。實驗中的指關節植入物只是這種新多材料技術的一種可能性,其他可能性或許還有3D打印“智能藥丸”。通過復雜的3D設計,材料層可以在可預測的持續時間內溶解,從而可以按時間釋放藥物。
△通過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兩個區域設計懸臂彎曲輪廓示例;MM-IJ3DP生物膜抗性醫療器械潛在應用示例:指關節植入物。
這項工作展示了MM-IJ3DP打印醫療設備/植入物的制造,通過生成式設計引導墨水的共沉積制造功能性復合材料產品,這些復合材料既能抵抗細菌生物膜的形成,又能實現特定的輪廓。結合先進的配方和設計工具與MM-IJ3DP技術,能夠為提高個性化醫療設備的生產能力創造機會,以及根據個別患者的需求進行量身定制。
來源:南極熊3D打印網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