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COBICS陶瓷基墨水,未來可以讓外科醫生3D打印出帶有活細胞的骨骼,用于修復受損的骨組織。
科學家們使用3D打印機開發出了一種新技術,即細胞懸浮液中的陶瓷全向生物打印技術(COBICS),使用由磷酸鈣組成的特殊墨水,能夠打印出骨狀結構,當放置在水中時,這種結構在幾分鐘內就會硬化。

UNSW化學學院的Iman Roohani博士說:"雖然3D打印仿骨結構的想法并不新鮮,但這是第一次可以在室溫下創建這樣的材料,擁有完整的活細胞,并且沒有刺激性的化學品或輻射。這是一種獨特的技術,可以產生模仿骨組織的結構。在臨床應用中,有大量的骨缺損原位修復需求,如創傷、癌癥造成的骨缺損,或一大塊組織被切除的地方。"
與Roohani博士共同開發這項突破性技術的Kristopher Kilian副教授表示,活細胞可以成為3D打印結構的一部分。
Kilian教授說:"我們的技術最酷的地方是 你可以直接把它擠出到有細胞的地方,比如病人骨頭的空腔。我們可以直接進入有細胞、血管和脂肪的骨頭里,然后打印一個已經包含活細胞的骨狀結構,就在那個區域。目前還沒有技術可以直接做到這一點。"
在最近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作者描述了他們如何在含有活細胞的微凝膠基質中開發出特殊墨水。

Roohani博士說:"墨水通過成分在水環境中的局部納米結晶,利用定型機制,將無機墨水轉化為機械互鎖的骨磷灰石納米晶體。換句話說,它形成的結構在化學上類似于骨骼構建塊。墨水的配方在生物環境中的轉化速度快、無毒,而且只有當墨水暴露在體液中時才會啟動,為終端用戶(例如外科醫生)提供了充足的工作時間。"
當墨水與含有活細胞的膠原物質相結合時,它可以原位制造骨樣組織,這可能適用于骨組織工程應用、疾病建模、藥物篩選以及骨和骨膜缺損的原位重建。
COBICS陶瓷墨水用于3D打印具有活細胞的骨骼

來源:南極熊3D打印網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