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arnival Maritime, Thome Ship Management, OSM Maritime Group, Berge Bulk, Executive Ship Management 以及 Wilhelmsen Ship Management 等國際6大航運公司分別與Wilhelmsen集團旗下的相關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開始使用按需增材制造備件。
圖片來源: Wilhelmsen / Hans Fredrik Asbj?rnsen
據介紹,Wilhelmsen集團旗下的Ivaldi Group將根據需要向6家客戶在全球范圍內選定的船只提供備件。通過獨特的數字化和認證過程后,相關零部件將按需生產,亦即無需經過耗時耗錢的存儲、運輸、海關和收貨過程。目前,已在新加坡啟動了該3D打印項目,并得到新加坡Pier71項目的支持,——一個由新加坡國立大學企業學院、新加坡海港局(MPA)、EAP客戶、MPA、DNV GL、等重要合作伙伴和利益相關方共同打造的港口創新項目。
Wilhelmsen公司3D打印業務的負責人哈肯?埃勒克亞(Hakon Ellekjaer)表示,“通過3D打印、數字庫存和按需本地化的船舶備件制造,將能最大限度的節省成本、時間和減少碳排放,這對我們的重要用戶來說是一個讓他們領先于競爭對手巨大的機會。”他補充說,“我們相信按需生產技術將徹底重塑海上供應鏈。”
對于應用3D打印備件,航運公司都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巨大價值并表達了簽約該項目的積極態度。事實上,參與本項目的六家公司中,Wilhelmsen船舶管理公司和Berge Bulk公司早已都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從3D打印備件所提供的便利和靈活性中獲益良多,在此之前,他們就充當了該系統的beta測試者。
簡而言之,該項目有包括減少交貨時長、提高零部件的可用性、簡化采購流程、降低庫存和運輸成本等好處。此外,額外的成本節省包括通過減少維護延遲和增加現有設備的使用壽命來降低可能的港口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