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的吳先生在福建泉州工作,從小到大都沒有意識到自己身體與別人有什么不一樣。直到去年,在朋友的婚宴上,一高興喝多了酒,突然暈倒不省人事。經醫院檢查,他被診斷為心臟瓣膜病合并房顫。此外,正常人心臟位于胸腔內的左側,而他的心臟卻長在右側,屬于“鏡面人”。
起初,吳先生不以為然,希望通過藥物保守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越來越嚴重,稍一活動便出現疲乏、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當地醫生說心臟在右邊,手術風險大、難度更大,建議找權威專家手術。
7月9日,吳先生慕名來到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經胸片及心臟彩超等一系列的檢查,被診斷為:鏡面右位心并內臟反位,二尖瓣關閉不全,三尖瓣關閉不全,陣發性心房纖顫,心臟擴大,心功能III級。
該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劉立明教授表示:“他的病情必須馬上手術,只有通過外科手術才有可能治愈。”由于吳先生的心臟結構完全反位,醫生手術猶如“開倒車”,以鏡像反位置進入,大大增加了心內精細手術的實施難度。
“是不是可以先通過3D模型打印出來,進行體外模擬實驗?”心血管外科宋瓏醫師提議。隨即,劉立明教授團隊與醫院影像科、麻醉科、手術部等經過多學科會診和術前討論,用柔性樹脂材料對吳先生的心臟進行了全真3D打印。心血管外科羅成醫師回憶。“手術的前一天晚上11點多,團隊成員還在反復模擬、演練。”
7月24日,經過4個小時緊張細致操作,劉立明教授團隊為該患者成功實施了手術。術后,吳先生心功能恢復良好并轉復為竇性心律,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來源:瀟湘晨報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