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和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的研究人員為實現可控經皮給藥開發了一種新型器件,該器件結合了3D打印、微針和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
經皮給藥是指藥物通過粘性貼劑透過皮膚實現給藥。針對該類方法,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由3D打印、微針貼片和MEMS組成的復合器件,可幫助使用者直接控制給藥量。
如果將傳感功能直接整合到物體的材料中,能夠應用于輔助技術和“智能”家具。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PDF],可以 3D 打印出檢測物體受力情況的機制。這些結構是由一塊材料制成的,因此它們可以快速制作成原型。設計師可以用這種方法一次性 3D 打印出各種“交互式輸入設備”,如操縱桿、開關或手持式控制器。
如果將傳感功能直接整合到物體的材料中,能夠應用于輔助技術和“智能”家具。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PDF],可以 3D 打印出檢測物體受力情況的機制。這些結構是由一塊材料制成的,因此它們可以快速制作成原型。設計師可以用這種方法一次性 3D 打印出各種“交互式輸入設備”,如操縱桿、開關或手持式控制器。